前言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是英語系留學最常被列入考慮的4個國家,在留學地的考慮上大多也是按這個次序,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排名高的名校多半出自這兩個國家。然而,選擇留學目的地時,留學國的治安、校園和社會安全系數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面向。
一些數據
1. 各國犯罪率 Crime Rate By Country
World Population Review的各國犯罪率是以每個國家接收到的犯罪告發除以總人口數再剩以10萬而得出的。2021年美、英、加、澳的數據由高到低分別是:
- 美國 47.7
- 英國 44.54
- 澳洲 41.67
- 加拿大 40.64

雖然美國47.7的犯罪率最高,
但其實從數字來看,
這四個國家的犯罪率差距並沒有特別大。
犯罪率差不多,那麼差別在哪裡?
再來看看其它數據。
2. 各國謀殺率 Intentional homicide rate
各國謀殺率是指每100,000 名居民中的謀殺受害者數;這份數據來自UNODC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謀殺率的統計會受各國法律、醫療水平或政治等不同的因素影響,在比較時需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然而,美英加澳這4個國家在法律、醫療水準和政治等各方面背景相近,數據的比較上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數據由高到低分別是:
- 美國 4.96
- 加拿大 1.76
- 英國 1.2
- 澳洲 0.89

3. 各國與槍支相關死亡率 Gun Deaths by Countries 2021
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的各國槍支相關死亡率統計,單就 2016年,全球有超過25萬人的死亡與槍支有關。其中64%為謀殺,27%為自殺,其它9%是與槍支有關的意外傷害造成的死亡。在2021的槍支相關死亡率報告中,日本、英國、挪威和澳洲是最低的幾個國家。美、英、加、澳的數據由高到低分別是:
- 美國 12.21
- 加拿大 2.05
- 澳洲 1.04
- 英國 0.23

4. 各國槍支比率
最後,我們來看各國槍支比率列表和下面這張圖,就能清楚的表達「差別在槍支政策」的這個概念。
各國槍枝數據列表出自Small Arms Survey 2017,是以各國槍枝總數除以各國估計的人口數得出的結果。在這份列表中,美、英、加、澳的數據(與謀殺相關)由高到低分別是:
- 美國 120.5
- 加拿大 34.7
- 澳洲 14.5
- 英國(英格蘭威爾斯 4.6/ 蘇格蘭5.6/ 北愛爾蘭11)
美國在前述的各個數據裡都是4個國家裡最高的,下圖也顯示了美國由槍支造成的謀殺死亡人數遠多於其它國家。
大規模槍擊事件時不時就會成為美國的新聞頭條,在2017年有154件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6880與槍支有關的死亡事件和13504起槍支造成的傷害。據估計,在美國校園,平均每2.7天會發生一次校園槍擊。

既然槍支政策才是關鍵,
那我們就再來看看這4個國家的槍支政策。
美國槍支政策
- 槍支擁有率(2007): 每100人有88.8枝槍
- 槍擊謀殺率(2012): 每1百萬人有29.7人
在美國買槍是有一些的限制,但在既有的法律裡有存在著很多漏洞-即便是那些有著相當嚴格限制的城市和州法-以致於大多數人可以毫無問題地購買槍支
有些人在技術上被禁止購買槍支。未成年人(步槍和霰彈槍未滿 18 歲,其他槍支未滿 21 歲)、因犯有可判處一年以上監禁的罪行而被定罪或起訴的人、逃犯、嚴重精神病患者、非法使用管製藥物的人,那些被判犯有家庭暴力罪的人和無證移民屬於聯邦法律禁止購買槍支的一些類別。
某些類型的槍支也受到限制。根據聯邦法律,全自動武器只有在 1986 年之前製造才在技術上合法,因此製造新的民用自動武器是非法的。自動武器也往往比其他槍支有更多的限制和註冊要求。同時,半自動和非自動槍支通常是合法的,除非州法有其它規定。一些州還禁止大容量彈藥庫。

一般會透過背景調查來評估對購買者的限制。
在聯邦制度下,有執照的經銷商必須在向某人出售槍支之前進行這些檢查,通常是讓 FBI 檢查一個人的犯罪記錄、心理健康史和其他因素。如果有人沒有通過背景調查,他或她就不能合法購買槍支。繞過背景調查最著名的方法是私人銷售漏洞:如果有人從私人賣家(例如朋友或家人)那裡購買槍支,則不需要進行槍支背景調查。這也經常被誤認為會是槍展銷售的一個漏洞-很多人會假設人們可以簡單地透過槍展購買槍支而無需進行背景調查。但實際上槍展上的有牌照的經銷商仍需進行背景調查。真正的漏洞是有人可以在槍展上與私人賣家會面—或者越來越多地通過網路—並在沒有背景調查的情況下向私人購買槍支。換句話說,槍展不會製造漏洞;私人賣家可以。
但同樣大的問題是,背景調查系統的資金不足、人員不足和資源不足是出了名的,這讓危險信號得以溜走。儘管在聯邦法下沒有等待期,如果檢查結果不確定,可以延長三個工作日以進行進一步調查。但這三天是政府的最長期限—有時,三天過去了,聯邦調查局沒有完成檢查,此時買家可以在沒有完成檢查的情況下購買槍支。
聯邦背景調查系統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各州的報告,包括一些心理健康史和犯罪記錄的數據。由於各州有自己的預算問題需要處理,或者可能只是在意識形態上反對背景調查的想法,因此各州的違規行為可能會造成系統無法阻止不應該購買槍支的人獲得槍支的另一種原因。
當然,各州的法律差異很大。一些州限制和禁止某些類型的槍支,尤其是攻擊性武器。有些要求要有某些許可證、註冊或培訓才能購買和擁有某些槍支。一些州禁止或限制公開攜帶,許多州則需要獲得隱蔽攜帶許可。有些需要背景調查和私人銷售許可,有些則會靠自己做背景調查,而不僅僅是依賴聯邦系統。還許多州則是試圖讓購買、擁有和攜帶任何類型的槍支更容易。
許多槍支限制受到最高法院最近對第二修正案的解釋的限制。例如,法院在 2008 年駁回了華盛頓特區的手槍禁令,理由是個人有權攜帶武器。
從廣義上講,研究發現擁有更嚴格槍支管制法律的州的槍支死亡人數較少,而且在控制了社會經濟變量和其他類型的犯罪後,槍支較少的地方——不僅是州,還有城市和國家——槍支暴力也較少。
一般來說,美國的槍支法律比之後介紹到的其他國家要寬鬆得多。即使你所在的城市或州有限制,州際旅行也很容易,去另一個州買槍也很容易,儘管這違反了一些州的法律。對擁有限制性槍支法律的地方(例如芝加哥和伊利諾伊州)進行的多項分析發現,這正是許多城市和州所發生的情況,槍支通常從槍支法律較為寬鬆的鄰近或附近司法管轄區流入。
結論:只要你想在美國購買槍支,無論你所在地的法律有什麼規定,一定會有辦法可以取得。
加拿大槍支政策
- 槍支擁有率(2007): 每100人有30.8枝槍
- 槍擊謀殺率(2012): 每1百萬人有5.1人
加拿大的作法是讓一般民眾還是可以取得槍支,但對不同類型的槍支、誰可以買、如何買保有大部分的限制。簡單來說,加拿大管控槍支的系統看起來就是一個嚴格版的美國系統– 所以擁有某一些槍支還是有機會的,但沒那麼簡單。
加拿大把槍分成三個類別:禁止類、限制類和無限制類。它的基本概念就是:愈危險的槍,在法規和購買、所有和保管上的限制就愈嚴格,
禁止類槍支正如其名,是禁止持有的;但如果你是在1998年12月它們被禁止前就取得並一直保有註冊者不在此限。所有被限制或禁止的槍支都必需註冊登記,但無限制類的槍在2012年4月之後不再需要註冊。
一般來說,在加拿大買槍需要年滿18歲。有一些特例允許12-17歲的未成年人持有非禁止類槍支– 但前題是要有持有合法執照的成年人為那把槍負責。
擁槍或軍火在加拿大需要有合法執照,買家還需要通過「安全課程考試」。執照每5年需要更新一次。
批准執照要通過相當嚴格的背景調查,考慮申請人的犯罪、心理、成癮和和家庭暴力紀錄。背景調查同時也會考量申請人是否曾經接受過心理疾病的治療;或是申請人曾經和暴力、威脅或試圖使用暴力的行為扯上關係;還有申請人是否曾有過對他人使含有暴力、威脅或試圖使用暴力的行為史。除了傳統的背景調查之外,所有申請人都要附上第三方的品格推薦信。
除了批准執照的要求外,加拿大人只有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取得在公共場所配帶槍支的許可– 通常只有在「一個人使用受管制的槍支或被禁止的手槍的前題必需是與自己合法的專業或職業有關 或 為了保護生命的情況下才可以。」
不同於美國的聯邦法律,加拿大法律依據槍支類型的不同,要求必須把槍存放在使用扳機或鋼纜鎖,或兩者兼有的難以闖入的房間、隔間或容器中。存放的槍支必須退出子彈。類似的存放要求也適用在正在運送中的槍支。非管制槍支相較於禁止或管制槍支,在規定較為寬鬆。

英國槍支政策
- 槍支擁有率(2007): 每100人有6.2支槍
- 槍擊謀殺率(2012): 每1百萬人有0.7人
英國擁有西方和世界上一些最嚴格的槍支法律,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它的槍支謀殺率也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一方面,手槍通常是被禁止的,只有警察、武裝部隊成員和獲得內政大臣特別許可的人例外。軍用武器也被禁止。
對於其他類型的槍支和彈藥,個人必須通過嚴格的許可程序。他們必須給出擁有槍支的“充分理由”——例如工作需求、運動或消滅害蟲。自衛不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理由。當地警察局長將核實申請人擁有槍支的理由是否合法。例如,警察可能會查看一個人是否真的在他或她的房子裡有害蟲,以至於需要某種類型的槍來對付害蟲。
槍支擁有者還必須接受背景調查,其中包括審查一個人的犯罪記錄、精神疾病、酗酒、毒癮,以及精神狀態、家庭生活和對槍支的態度。許可證必須每五年更新一次,但如果警方發現某人的槍支所有權構成公共安全風險或某人不再有充分理由獲得許可證,則可以提前撤銷許可證。
英國擁有槍支的年齡要求為 18 歲。擁有槍支還可能涉及符合“英國安全標準”的保管要求,這些要求由當地警方評估,他們會特別檢查槍支所有者的家人或其他同事未經授權獲取槍支的可能性。
槍支法可以非常嚴格地執行:任何被發現非法持有槍支的人都將面臨最少5年的強制性刑期。
澳洲的槍枝政策
在澳洲,以2015年來說,全國只有211起與槍支有關的死亡事入手。維州相比其它各州有著最高的槍支死亡率,不過以澳洲全國來說暴力犯罪的程度還是很低。
澳洲在1996年的一場發生在塔斯馬尼亞州的33人被殺事件之後,就沒再發大規模的槍擊事件。這起事件被稱為「亞瑟港大屠殺」。當年持有槍支還不需要註冊登記,因此兇手可以輕易地取得槍支。
這場大屠殺也讓澳洲政府更加堅定對於槍枝犯罪的立場,帶出了1996 National Firearms Agreement (1996年國家槍支協議)。這個協議定出了新法來監督槍支的所有、持有和使用。它定出全國性的特定條件,比如:自動或半自動槍只能被軍隊、警察或除蟲業者或農夫使用。所有的槍支現在都被嚴格限制「有真實理由(genuine reason)需要有槍的人」才能使用;並且要求所有槍支執照申請人都必需年滿18歲,並且受過相關的安全訓練才行。
在國家槍支協議(National Firearms Agreement)的框架之下,它限制了包括
- 自動槍支、半自動槍支、自動填彈槍、泵動霰彈槍以及某些手槍的私人所有權;
- 申請持槍執照需要確切理由,比如槍支俱樂部會員、狩獵、目標射擊、槍械收藏、控制蟲害及一些小眾的職業用途;
- 只能獲得執照上限定的槍支數量,且在特定時期對彈藥購買數量也有限制;
- 持槍執照申請人必須通過背景調查,考慮犯罪記錄、精神健康、身體狀況、是否有毒癮、家庭暴力史、居住情況及其他因素;
- 槍支持有者每1至5年需通過重審,根據執照類型頻次不一。
在這項協議執行初期,大規模的槍支被收回。 如今,約每8名澳洲人中有1人持有一支槍,較90年代持有率減半。

澳洲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不但犯罪率很低,警察的效率也很高。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澳洲因其卓越的生活品值指數而成為全球知名的宜居國家。 聯合國根據對 187 個國家的社會進步和經濟指標的年度調查建立了一個資格,也稱為人類發展指數,澳洲位居榜首,因為它擁有良好的教育機會、高預期壽命和社會經濟福祉。
澳洲也是世界上第二幸福的國家。 在分析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使用的 11 個福利變量後,“華爾街日報”將這一稱號授予了澳洲。 澳洲在就業、收入、住房、社區、教育、工作與個人的平衡、環境、公民參與、健康、生活滿意度和安全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數。

恐怖主義
其實看完前面許多資料,可以發現英國各項數據也都滿低的,並且在槍支管制政策上稱得上是4個國家中最嚴的。然而,因為位處歐洲,恐怖主義也成為英國安全系數需列入考量的因素之一。
在2020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lobal Terrorism Index)報告中,按恐怖主義指數高到低排名,美英加澳4國分別是:美國29,英國30,加拿大56,澳洲74。英國的排名意外地高和美國差不多,恐怖主義成為了英國社會安全的一個漏洞。
而根據維基百科上對1900-2019年的全球恐攻事件的記錄,在這1百多年期間,美國發生了15起本土的恐怖攻擊事件,英國7起,加拿大和澳洲各有3起。

新冠疫情爆發後,
各國如何面對種族歧視和防疫能力也成為檢視的重點。
關於歧視 Discrimination
U.S. New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 & World Report)是一本與《時代》和《新聞周刊》齊名的新聞雜誌,以每年對美國大學的調查報告及排名而廣為人知。
2021年U.S. News 公佈的全球最佳種族平等國家(Best countries for racial equality)調查指出荷蘭、加拿大和紐西蘭分別被視為種族平等的三個最佳國家;而美國在排名中位居倒數 10 位。 2020 年 11 月,聯邦調查局宣布該國的仇恨犯罪已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這份排名是根據一個國家所獲得的種族平等得分制定的,並將其與 17,000 多名調查受訪者聯繫起來,這些受訪者中度或強烈同意“一個國家的種族和民族多樣性越多就越強大”的說法。

另外,U.S. News也公佈了2021全球前10大安全國家的排名。
安全是世界各國的首要任務之一,無論是更好地保護街頭的公民,保護他們免受不法行為的侵害,甚至保護他們免受網絡犯罪的侵害。在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時代,安全一詞更是別具意義。
在2021年最佳國家報告中,歐洲國家在這一類別中占主導地位。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以及瑞士、加拿大、澳洲和荷蘭在這一類別中表現更好,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將它們與高水平的安全聯繫在一起。
這份排名中,前10名裡【澳洲】和【加拿大】分別排名第8和第4,【美國】排名38。

最後,在IndexMundi公佈的「衡量特定國家居民所感知的種族主義存在的程度」的Racial Discrimination Survey中,受訪者會被問到:在自己居住的國家,種族歧視問題有多大?
在這項調查中,排名前三(排名愈前程度愈高)的國家分別是南非(6.86)、馬來西亞(6.32)和瓜地馬拉(6.1);而美英加澳在這份調查中則分別排在:美國第13(5.18)、澳洲第24(4.78)、英國第44(4.28)、加拿大第67(3.62)
疫情期間,澳洲也有傳出【種族歧視】的新聞,澳洲留學到底安全性如何?
澳洲法律對歧視的態度
澳洲法律規定,在澳洲,任何人基於種族,膚色,血統或民族或族裔血統而做出區分,排斥,限製或偏愛的行為均屬違法。任何人在澳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或任何其他公共生活領域,其人權或基本自由具有平等地位。在公共場所,任何人基於另一人或該群體中某些或全部人的種族,膚色或國籍或種族血統而做出的冒犯,侮辱,侮辱或恐嚇都是非法的。
多元文化是澳洲的國策之一,不論你來自哪裡,澳洲的政策是尊重多元,大家可以保留學自己的文化;這點和很多國家不同,很多國家的邏輯是,移民應該融入當地文化,而非鼓勵保有自己的文化。
政府和人民的態度
澳洲並不是唯一一個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種族主義事件的國家,據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報告,全世界都出現了針對亞裔情緒激增的現象,包括美國和英國。
做為一個”外國留學生”,留學國對種族歧視和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是我們重視的面向。每個國家都有歧視的問題,也都有在法律層面上設下重重的保護。重點在於該國政府與人民對歧視行為的政策和態度。當歧視發生時,除了自助,其它人是否也會為你挺身而出、嚴厲地讉責歧視者和其行為,給予受害人適時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澳洲的受教育水平非常高,絕大部分人對歧視,包括種族歧視是非常排斥和抵制的,歧視在澳洲絕對不是社會的主流。
(以下內容引自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的報導內文)
澳洲國立大學亞裔澳洲人領導力中心(ANU Centre for Asian-Australian Leadership)主任羅介雍(Jieh-Yung Lo)對ABC說“來澳洲學習仍舊是安全的,但是與此同時,不否認出現了與新冠相關的種族歧視現像也很重要。”
聯邦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在ABC的《Afternoon Briefing》電視節目上表示
“在我們國家,種族主義是不被容忍的。我們鼓勵人們批評和譴責這種行為。我們鼓勵人們舉報。當涉及到任何形式的暴力的時候,我們希望事件得到調查並進行起訴。”

另一位政府部長艾倫·塔奇(Alan Tudge)在接受天空新聞(Sky News)採訪時表示,
“我知道有些針對亞裔背景的種族主義事件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我認為這些事件只是一小部分懦弱的白痴的行為,”他說。
“絕大部分澳洲人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總理和我對此看法一致。”
四月,總理莫里森多次譴責疫情期間新聞報導中針對亞裔面孔人群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並要求澳洲人“住手”。

“我失望透頂,這太不對了,” 莫里森當時接受SBS採訪時表示。
“正是華裔洲社區保護了澳洲。他們做出了榜樣,更多社區現在都在學習他們。”
最後分享2021年經濟學人公佈的
【全球10大宜居城市排行榜】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墨爾本排名掉到第8,雪梨摔出前10,來到第11;但是因為澳洲整體穩定的防疫表現,澳洲5大城市裡的珀斯、阿德雷德和布里斯本通通上榜。也就是說,
- 全球宜居城市的前10名裡,澳洲占了4個城市
- 前11名裡,澳洲5大城市全部上榜
這個成績放在全球來看,真的非常亮眼。
資料來源:
Crime Rate By Country 2021
國槍枝比率列表
America doesn’t have more crime than other rich countries. It just has more guns.
Gun Deaths By Country 2021
List of countries by intentional homicide rate
在澳大利亚,枪支管制有多严
How gun control works in America, compared with 4 other rich countries
10 Worst Countries for Racial Equality, Ranked by Perception
Racial Discrimination Survey